查看原文
其他

[小科普]CBT认知行为疗法

酒吞童女 双相躁郁世界 2021-09-05

在治疗心境障碍、强迫症、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的方法中,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(以下简称CBT),是一种受到较多认可的、广泛流行的药物外心理治疗方案。

CBT包括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,它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的思维(心境障碍等)和行为模式(强迫症等),减少和改善情绪和行为失调。




CBT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,时至今日,它依然没有销声匿迹,反而发展的更好了。

不少患者通过CBT重新获得了社会能力,通过以行为和认知为主导,引导情绪的方式,效果非常惊人。


比方说,在非适应性思维中,自我评价过低是种很普遍的现象。那么患者可以先把这种自我评价放到一边,从实际出发。

学习中你的表现到底是怎么样的?工作中你的业绩是否真的那么糟糕?你是否只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无法大显身手?


再比如说,在非适应性行为中,社交恐惧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。同理,把这种恐惧暂时放到一边,也不要强迫自己去做广泛性的交际,逐步进入小圈子社交,这样没有什么压力,也会让患者感觉社交这件事没那么可怕。

从实际上出发,周围的人是不是对你有敌意?他们是不是不喜欢和你交往?如果不喜欢,那自己是不是在交往中有什么不足?是否是可以改善的?对自己而言,改变是不是有益处的呢?




下面主页菌列一些研究结论。


1、在抑郁急性期,与只有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较,药物辅助以CBT的患者在半年的评估期中有明显改善--急性期末期,辅以CBT的患者比只使用药物的患者缓解率和康复率要高出15%。


2、在对药物无反应的患者中,进行5年随访,有89%接受了CBT治疗的患者康复,只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康复率仅为20%。


3、在患者发病次数较少时(五次或五次以下),CBT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;但是在对照组中,发作次数较多的患者在接受CBT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了。


文献来源:the promise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severe mental disorders: 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.

<world psychiatry>2014, Oct;13(3): 244-50 PMID: 25273290

Thase ME, Kingdon D, Turkington D.




作为一个不是医学生的主页菌,分析一下CBT的治疗方式。

主页菌认为,如果患者的认知和行为反应是让“负”情绪带来的后果,那CBT就是通过用行为和认知让患者做一些可以在情绪上有“正”反应的改变。


比方说因为“负”情绪导致的无法做某件事,那就反过来选择一件事情去做,得到一个“正”的结果,通过这个结果得到“正”的情绪反应。

长此以往,情绪反应会逐渐变得正常和稳固。


但是以上主页菌拿出来的文献表明,CBT对于多次发病的患者是无效的甚至会加剧病情,这是为什么呢?

虽然主页菌不是科学家,但我猜想,这与“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”的关系是差不多的。


怎么说呢?

如果说长期保持一个姿势造成了腰肌劳损(少次数发作),此时进行干预,做腰部运动,可以避免腰肌劳损(少次数发作)变成腰椎间盘突出(多次严重);而一旦已经变成了腰椎间盘突出(多次严重),再使用同样的方法锻炼腰部,就会使本来已经脆弱的腰椎间盘变得更加脆弱。


所以根据我的理解,CBT配合药物治疗可以把早期发作的病扼杀于摇篮之中。




同时,对于不愿意药物治疗的患者,CBT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,尽管并不是人人都有效果,不过尝试一下是没有任何坏处的。

但是,要量力而行,不要过于勉强自己,以免起到负面效果。


祝好。


-FIN-

欢迎关注原创公众号:双相躁郁世界 bipolar_world

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世界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